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治理工程的总体要求、工艺技术要求、检测与过程控制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运行与维护要求及施工与验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治理工程的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of Synthetic Leather and Artificial Leather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452-2014《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是福建省针对该行业污染控制制定的地方性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污染物排放限值
标准明确规定了合成革和人造革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例如,对于非甲烷总烃(NMHC)的排放浓度限值为≤120mg/m³,这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企业需要通过安装高效的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设施来确保达标排放。
废水处理要求
在废水处理方面,标准强调了对含铬废水、含DMF(二甲基甲酰胺)废水等特殊废水的单独收集与预处理。其中,含铬废水pH值应控制在7.5~9.0之间,并且Cr6+浓度不得超过0.5mg/L。这些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废气净化措施
针对废气净化,标准提出了采用蓄热式燃烧炉(RTO)、催化氧化法等多种先进工艺技术。同时要求所有产生VOCs的工艺设备均需密闭操作,设置负压系统以防止气体泄漏。此外,还特别指出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15米,并且至少高出周围半径20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3米以上。
固废管理规定
对于固体废物管理,标准要求将危险废物按照类别分别存放于专用容器内,并及时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特别是对于含有毒有害物质的边角料、残液等副产物,必须采取防渗漏措施妥善保存直至安全转移。
监测与维护
最后,本标准还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监测与定期维护做出了明确指示。企业应当建立完整的档案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运行状况、维修保养情况以及排放数据等信息。定期开展自行检测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各项指标始终符合规定要求。
总之,《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对行业的环保工作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有助于推动整个产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