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定植、水肥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的水肥一体化栽培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of Wine Grape Cultivation in Helan Mountain East Slop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022-2014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这项标准对于提升酿酒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标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灌溉制度”部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灌溉量和频率。例如,在萌芽期和开花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而果实膨大期则需要提高到70%-80%。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满足葡萄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确保植株健康生长,同时避免因过度灌溉导致的病害问题。
其次,“施肥原则”部分强调了有机与无机肥料相结合的原则。标准建议每年施用腐熟农家肥作为基肥,并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追加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特别是在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要适当增加钾肥的比例,以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和风味物质形成。这一措施有助于改善葡萄果实品质,为酿造优质葡萄酒提供原料保障。
再者,“田间管理”章节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修剪方法和技术要点。要求及时去除多余枝叶,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控制产量,一般每公顷种植密度控制在1500-2000株之间;并且定期检查并防治病虫害,采取物理、生物及化学综合防控手段,减少农药使用量。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葡萄园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最后,“环境监测”方面也做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对灌溉水源水质、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大气环境等多方面的长期跟踪监测。只有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持续稳定地生产出高品质的酿酒葡萄。
综上所述,《DB64/T 1022-2014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涵盖了从灌溉到施肥再到田间管理和环境监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为当地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进一步推动贺兰山东麓成为世界知名的优质葡萄酒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