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沙枣育苗及造林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沙枣的育苗及造林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Jujube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036-2014《沙枣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沙枣的育苗和造林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育苗技术要点
1. 种子处理
- 条文内容: 标准规定,在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温水浸泡处理,具体为将种子置于5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
- 解读: 这一处理方法有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通过温水浸泡,可以软化种皮,促进种子吸胀,从而加快萌发速度。
2. 苗床准备
- 条文内容: 苗床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并且要求土壤疏松肥沃,pH值保持在7.5-8.5之间。
- 解读: 合适的土壤条件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基础。疏松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根系发育,而适宜的pH值则能避免因酸碱度不适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
造林技术要点
1. 栽植密度
- 条文内容: 根据立地条件的不同,栽植密度建议为每公顷种植1100至1650株。
- 解读: 不同的立地条件会影响树木的竞争关系和光照利用效率。合理调整栽植密度可以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同时最大化经济效益。
2. 抚育管理
- 条文内容: 定期修剪侧枝,及时清除杂草,并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施肥。
- 解读: 定期修剪不仅可以改善树冠结构,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保持良好的田间卫生状况以及适时补充养分对于促进树木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解读,更多关于沙枣育苗与造林的技术细节可参考完整版标准文件。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提升沙枣育苗和造林的成功率,为荒漠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