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樟子松在沙地育苗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在宁夏地区沙地条件下进行的樟子松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Scots Pine on Sandy 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001-2014 樟子松沙地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樟子松在沙地环境中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育苗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要求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具有适度遮阴条件的地方。土壤类型以沙质壤土为佳,pH值宜控制在6.0至7.5之间。对于育苗地的准备工作,需提前一年进行深耕翻土,并施加适量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此外,还需做好防风固沙措施,如设置草方格等,以减少沙尘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保证出苗率的重要环节。根据标准规定,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福尔马林熏蒸。同时,为了提高发芽率,可以采用温水浸种的方式,具体操作为将种子置于3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确保种子不受污染,避免因处理不当导致病害发生。
播种方法
播种时应采取条播方式,行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株距则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每平方米播种量约为100克左右,具体数量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当增减。播种后要及时覆土压实,并覆盖一层稻草或其他覆盖物,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防止水分蒸发过快。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整个育苗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之一。首先要注意及时浇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保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其次,要定期检查幼苗长势,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另外,在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适当间苗,保持合理的密度,促进个体健康发育。
越冬保护
由于樟子松幼苗耐寒性较差,在寒冷地区需要特别注意越冬保护工作。建议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或者搭建简易温室等方式来提高小环境温度,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湿度过高引发病害。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考虑将幼苗移入室内越冬,待春季回暖后再移植到户外。
以上就是对《DB64/T 1001-2014 樟子松沙地育苗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