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形橙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梨形橙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avel Orange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878-2014 梨形橙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梨形橙的种植与管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上,该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品种。这意味着在种植前需要充分调研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确保所选品种能够良好适应环境并保持高产优质。
其次,关于苗木培育部分强调了砧木的选择至关重要。推荐使用枳壳作为嫁接用砧木,因其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抗逆性。同时要求砧木苗需达到一定规格,如地径不低于0.5厘米,高度不少于30厘米,并且无明显病虫害损伤。
再者,在栽培技术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密植方式。一般建议每亩定植株数控制在60至80株之间,行距保持在4米左右,株距则为3米。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光照通风条件,又有利于后期管理和机械化操作。
肥料施用也是关键环节之一。标准指出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施肥,分别是在春季萌芽期和秋季果实采收后。具体用量可根据树龄、长势及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调整。
病虫害防治同样不可忽视。提倡采用物理方法、生物制剂以及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特别要注意预防炭疽病、溃疡病等常见病害以及蚜虫、红蜘蛛等主要害虫的危害。
最后,对于果实采收也有严格规定。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2%以上时即可开始采摘,但最迟不得晚于次年1月。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确保产品质量。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51/T 1878-2014 梨形橙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最终采收都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高梨形橙的整体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