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医药制造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评价方法及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药制造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评价,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等相关工作。
Title: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lean Production in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675-2014《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医药制造业》是一项针对医药制造行业制定的清洁生产评价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医药制造业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高效生产。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条文解读: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生产工艺应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清洁生产技术。例如,在化学合成药物生产过程中,要求优先选用催化反应、生物转化等绿色化学技术,以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同时,对于生产设备,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和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物料泄漏和环境污染。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条文解读:
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目标。比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不应超过规定的限额值,且应逐年降低。此外,还强调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循环水利用率不低于某一比例,并鼓励采用节水型工艺和技术。
污染物产生控制指标
条文解读:
针对污染物的产生控制,标准设定了严格的排放限值。包括但不限于废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浓度不得超过特定数值;废气中SO₂、NOₓ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也需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同时,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应尽可能减少,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
环境管理要求
条文解读:
环境管理是确保清洁生产持续实施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此外,还特别指出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全员环保意识,以及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响应机制,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医药制造业》不仅涵盖了从生产过程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管理,而且突出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希望各医药制造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共同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