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备、样品处理、检测步骤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家禽中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快速检测与筛查。
Title:Detection Procedure of J Subgroup Avian Leukosis Virus by LAMP - DB44T 1411-2014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411-2014《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LAMP检测规程》是一项广东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这项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在家禽疾病防控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规定了本规程适用于从鸡胚或鸡体内采集的样本中检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这意味着该方法主要针对家禽养殖业中的疾病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毒感染源。
其次,关于样品采集部分,标准要求采用无菌操作,确保样本质量。具体来说,对于鸡胚样本应从受精卵中提取血液或组织液;而对于成年鸡,则需从其血液或泄殖腔拭子中获取样本。这些步骤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再者,在试剂准备环节,标准强调了使用高质量的引物和探针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引物的设计依据特定基因序列,确保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目标病毒DNA。此外,还需要准备好反应缓冲液、镁离子溶液等辅助材料,并且在每次实验前都应对所有试剂进行预热处理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
接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LAMP反应条件设置尤为关键。根据标准推荐,反应温度通常设定为63°C左右,持续时间约为45分钟至1小时之间。在此期间,反应体系内的酶促反应会逐步放大目标DNA片段,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物作为阳性判断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检测效率,还可以结合荧光染料加入实时监测变化情况。
最后,在结果分析阶段,除了观察物理现象外,还建议采用电泳法进一步确认扩增产物是否符合预期大小。同时,为了排除假阳性可能,应当设立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并对整个流程进行全面质控评估。
综上所述,《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LAMP检测规程》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指南,而且特别注重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这对于促进家禽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