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型二次电池制造过程中废料的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处理和再利用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小型二次电池制造企业及其相关废料处理单位。
Title:Requirements for Waste Material Recovery and Treatment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Small Secondary Batte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370-2014《小型二次电池制造过程废料回收处理要求》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小型二次电池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回收和处理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小型二次电池(如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料,包括但不限于边角料、残次品及报废产品。
2. 回收处理原则:
- 资源化优先:鼓励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废料中的有用成分。
- 无害化处理:确保在回收处理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避免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泄漏。
- 减量化目标:减少废料最终进入填埋场的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分类与标识:
- 废料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收集,并做好标识以方便后续处理。
- 标识内容至少应包含废料类型、来源信息以及产生日期等基本信息。
4. 预处理技术要求:
- 对于金属类废料,推荐采用破碎、筛分等方式进行初步处理,以便于进一步分离和提取。
- 非金属部分则需考虑是否能够再利用或者安全处置。
5. 安全操作规程:
- 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 工作人员上岗前须接受专业培训,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6. 环境保护措施:
- 必须建立完善的废水、废气排放监控系统,确保达标排放。
- 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地应采取防渗漏设计,并定期检查维护。
7. 记录保存: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台账制度,详细记录每次回收处理活动的时间、地点、数量等情况,便于追溯管理和监督检查。
8. 监督管理: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应对辖区内执行本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罚。
以上只是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了概述性说明,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