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C型肉毒素杀鼠剂的使用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安全防护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C型肉毒素杀鼠剂在农田、仓储等场所的使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Use of Type C Botulinum Toxin Rodenticid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833-2014《C型肉毒素杀鼠剂使用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C型肉毒素杀鼠剂使用的四川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C型肉毒素杀鼠剂的使用条件、操作流程及安全防护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确保杀鼠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为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境内采用C型肉毒素杀鼠剂进行鼠害防治的活动。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对象,即在四川省范围内,任何涉及使用C型肉毒素杀鼠剂的行为都需遵循此规范。
2. 术语和定义:
- C型肉毒素杀鼠剂:由C型肉毒梭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制成的杀鼠剂。这一定义明确指出杀鼠剂的有效成分来源及其作用机制。
- 投饵点:投放C型肉毒素杀鼠剂的具体位置。标准要求每个投饵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20米,并且要尽量选择隐蔽、不易被非目标动物发现的地方。此外,投饵点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3. 使用条件:
- 使用前必须经过当地农业部门批准,并获得相应的使用许可证。
- 应当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操作。
- 只能在鼠密度较高的区域使用,通常情况下,布氏田鼠或小家鼠的优势种群密度达到每公顷100只以上时才可考虑使用。
4. 使用方法:
- 每个投饵点投放量为1克至2克。
- 投放后需连续观察7天,期间每天检查一次,确认是否需要补充饵料。
- 若发现有非目标动物误食,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停止使用。
5. 安全防护:
-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 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清洗身体接触部位,并更换衣物。
- 所有未使用的杀鼠剂及其包装物均需妥善保管,避免儿童接触。
6. 废弃物处理:
- 使用后的剩余饵料以及空包装袋应当集中收集,交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统一销毁。
- 不得随意丢弃,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畜健康。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C型肉毒素杀鼠剂使用技术规范》不仅强调了科学合理的用药原则,还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公共安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