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南黑山羊的场址选择、羊舍建设、种羊选择、饲养管理、饲料与营养、卫生防疫及档案记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川南黑山羊的规模化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eeding Management of Chuanan Black Go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川南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51/T 1826-2014)是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川南黑山羊的饲养与管理,提高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场址选择与设施建设
条文内容:养殖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区域,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其他动物养殖场至少1000米以上。
解读:良好的场址选择是确保养殖环境健康的基础。地势高燥可以防止积水导致的湿热环境,有利于羊群的舒适度和健康;充足的水源保证了日常饮水需求;远离污染源则能有效避免病原体传播。距离其他场所至少1000米的要求有助于减少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羊舍设计
条文内容:羊舍应采用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结构,确保通风良好,冬季保温措施到位。每只成年羊所需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产羔舍为2-3平方米/只。
解读:合理的羊舍设计对于维持羊群健康至关重要。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结构既能提供自然光照又便于空气流通,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冬季保温措施如加装保暖设施能够保护羊只免受寒冷侵袭。规定每只羊所需的最小空间是为了保证其活动自由,避免因拥挤而引发争斗或疾病。
饲料与饲喂
条文内容:饲料应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配合精料喂养。成年羊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2%,钙磷比例保持在1.5:1至2:1之间。
解读:青绿多汁饲料富含维生素和水分,有助于提高羊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合理搭配精料可以补充必要的营养成分,促进生长发育。粗蛋白质含量的最低要求是为了满足机体正常代谢需要,而钙磷比例的设定则基于骨骼发育及繁殖功能的需求,不当的比例可能导致骨骼病变或繁殖障碍。
卫生防疫
条文内容:定期对羊舍内外进行清洁消毒,每月至少一次全面清理粪便并堆积发酵处理。免疫接种按当地兽医部门指导执行,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
解读: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步骤之一。定期清扫和消毒不仅能够清除病原微生物,还能改善羊只的生活条件。定期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建立完善的免疫档案有助于追踪个体健康状况并及时调整防疫策略。
其他注意事项
还包括关于种公羊、母羊以及羔羊的具体管理要求,比如种公羊需单独饲养并适当运动;母羊妊娠后期要加强营养供给;羔羊断奶后应逐步过渡到成年羊的日粮等。
综上所述,《川南黑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从选址、建设到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对于推动当地黑山羊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