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尾松低效防护林结构调控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马尾松低效防护林的改造和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Low-Effect Pine (Pinus massoniana) Protective Forests in Hu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007-2014马尾松低效防护林结构调控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对马尾松低效防护林进行结构调控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 马尾松低效防护林:指由于长期经营不当或自然因素影响,导致林分生产力低下、生态功能减弱的马尾松人工林。
- 结构调控:通过调整林分密度、树种组成、年龄结构等措施改善林分健康状况的过程。
2. 【调查与评估】
- 应采用小班调查法确定低效林范围,并记录立地条件、林分现状等信息。
- 根据林分郁闭度、平均胸径、单位面积蓄积量等指标综合评价林分质量等级。
3. 【目标与原则】
- 调控目标包括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增加木材产量等。
- 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实施调控工作。
4. 【主要技术措施】
- 对于过密林分采取疏伐措施,保持合理密度(一般为600-800株/公顷)。
- 在林冠下补植乡土阔叶树种,形成复层混交结构。
- 实施抚育间伐,去除病腐木、枯立木及竞争木。
5. 【抚育管理】
- 定期开展修枝整形作业,促进主干生长。
- 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及时清除受害植株。
- 制定轮伐制度,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
这些内容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指导,有助于恢复和提升马尾松低效防护林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