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活禽市场在选址、布局、设施建设、卫生防疫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活禽市场的建设和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ive Poultry Mark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463-2014活禽市场建设指南》是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活禽市场的建设和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5.1 选址要求
活禽市场的选址应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域至少500米以上,并且要避开水源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此外,市场周围应当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以及足够的通风条件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解读: 这一条款强调了安全距离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防止因活禽交易可能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良好的排水和通风设施有助于保持市场内的清洁卫生,降低病原体滋生的可能性。
市场设施
5.2 基本设施配置
每个活禽交易区都必须配备独立的宰杀间、冷藏库房及废弃物处理设备。其中,宰杀间需设置专用通道供工作人员进出,并确保地面防滑易于清洗消毒;冷藏库房温度控制在0℃至4℃之间用于存放待售或已宰杀好的家禽产品;废弃物处理设备则包括垃圾箱、污水处理装置等,用以及时清理市场内产生的各类废物。
解读: 这部分规定明确了活禽市场不可或缺的基础硬件条件。独立的宰杀间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污染;适当的温控措施能够延长食品保鲜时间;而完善的废弃物处理机制则是维持环境卫生的关键环节之一。
卫生管理
5.3 日常卫生维护
每日营业结束后,应对整个市场进行全面清扫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剂喷洒所有接触面。每周还需组织专业人员对市场内部空气质量和水质进行检测,一旦发现超标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整改措施。
解读: 强调了日常维护对于保障市场卫生状况的重要性。通过定期检查空气质量与水质状况,可以在早期发现问题所在,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潜在的健康风险扩散开来。
安全防护
5.4 安全防范措施
市场入口处应当安装监控摄像头,覆盖主要活动区域。此外,还应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并妥善处置。
解读: 监控系统的设置不仅有助于监督市场秩序,还能为日后调查提供证据支持。应急预案的存在则体现了管理层对于突发事件的高度警惕性,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营状态。
综上所述,《DB44/T 1463-2014活禽市场建设指南》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一个既方便又安全的活禽市场提供了详尽指导。遵循这些准则不仅能提高市场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营造了一个更加放心可靠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