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效梨园改造的技术要求,包括果园评估、树体管理、土壤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低效梨园的改造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Renovation of Inefficient Pear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178-2014低效梨园改造技术规程》是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低效梨园的改造工作。这项标准对于提高梨园的生产效率、改善果实品质以及增加果农收益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该标准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低产低效梨园的改造工作。其中,“低效梨园”被定义为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当地平均水平50%以上,且树势衰弱、病虫害严重、品种老化或管理粗放的梨园。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措施提供了明确的操作依据。
二、改造前评估
在改造之前,需要对梨园进行全面评估。标准中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
1. 树体健康状况:包括主干是否腐烂、枝条是否有枯死现象等。
2. 土壤条件: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及通气性。
3. 病虫害情况:记录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程度。
4. 水源供给:确保灌溉设施完好无损,并能满足果树生长需求。
三、改造措施
# 1. 品种更新换代
对于老化的品种,建议采用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新品种进行替换。例如,“翠冠”、“新世纪”等优良品种因其高产稳产特性而被推荐使用。
# 2. 合理修剪
修剪是改善树形结构、促进通风透光的重要手段。标准指出,在冬季休眠期应进行一次全面修剪,去除病虫枝、交叉枝和过密枝条;夏季则需及时摘心打顶,控制新梢生长速度。
# 3. 施肥管理
科学施肥是保证梨树健壮生长的基础。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基肥施用量,并结合追肥补充微量元素。同时提倡施用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质地,增强地力。
# 4. 病虫害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农业措施(如清洁果园)、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特别注意避免滥用农药,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四、后期跟踪服务
改造完成后,还需要定期监测梨园的变化情况,包括产量变化趋势、果实品质指标等。此外,还应该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农户掌握新技术,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难题。
总之,《DB34/T 2178-2014低效梨园改造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有助于全面提升安徽省梨产业的整体水平。希望广大果农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要求,共同推动我省梨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