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猪场在冬季进行疫病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规模猪场的冬季疫病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in Win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161-2014《规模猪场冬季疫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安徽省地方标准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规模猪场在冬季有效防控疫病,保障生猪健康和养殖效益。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控制:标准要求猪舍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18℃至22℃。湿度控制也很关键,相对湿度应维持在50%到70%之间。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确保空气流通但不造成冷风直吹,以减少猪只感冒的风险。
2. 消毒措施:规定了定期对猪舍内外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的重要性。建议使用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并且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同时强调了人员进出管理,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都需经过严格的更衣、鞋靴消毒程序。
3. 疫苗接种计划:明确了根据不同季节调整免疫程序的具体内容。例如,在冬季来临前完成口蹄疫、猪瘟等主要疾病的强制免疫工作。此外还提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疫情监测结果灵活调整免疫种类和时间点。
4. 饲料营养供给:提出冬季由于气温较低,猪群需要额外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平衡,因此应当适当增加高能量饲料的比例。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E、硒等抗氧化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5. 疾病监测与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疾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同时鼓励开展主动监测活动,比如定期采集样本送检,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6. 废弃物处理:对于病死猪尸体以及排泄物等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妥善处置,防止成为传染源扩散途径之一。
以上几个方面涵盖了从硬件设施改善到软件管理优化等多个层面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季疫病综合防控体系。遵循这些原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还能提高养殖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