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及系统建设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rban Public Video Surveillance Management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148-2014《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系统设计要求
5.1 总体要求
本部分强调了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设计时需考虑系统的整体布局,确保覆盖重点区域如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并且要预留未来扩容的空间。
5.2 功能需求
明确规定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比如实时监控、录像存储、回放查询以及报警联动等功能。特别是对于录像存储时间的要求,至少需要保存30天的数据以备后续审查使用。
设备选型与安装
6.1 摄像机选择
摄像机的选择应根据监控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在光线变化较大的环境中宜选用宽动态范围(WDR)摄像机;而在夜间或低照度环境下,则建议采用红外摄像机或者低照度摄像机。
6.2 安装位置
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至关重要,既要保证视野开阔又能避免被遮挡。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侵犯个人隐私,例如不得直接对准居民窗户或卧室内部。
数据传输与网络架构
7.1 网络结构
推荐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来构建整个监控网络,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故障隔离能力。此外,还需设置必要的冗余链路以增强系统的容错性。
7.2 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所有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设备都必须实施防火墙保护,并定期更新软件补丁。同时,还应该配置强密码策略并启用身份认证机制。
运行维护管理
9.1 日常巡检
定期检查各个节点的工作状态非常重要,包括但不限于电源供应情况、通信线路状况及硬件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整体性能。
9.2 维修保养
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对于老化或者损坏的部件要及时更换。另外,也应对操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使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术知识。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为建设高效、安全的城市公共视频监控系统提供了指导方针。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同时也保障了公众的安全感和社会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