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报春花工厂化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设施与设备、基质选择、播种育苗、幼苗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报春花工厂化种苗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actory Production of Primula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2097-2014 报春花工厂化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报春花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品种选择部分,标准强调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这要求生产企业在引进种质资源时,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试验,确保种苗质量符合市场需求。
关于播种育苗环节,标准规定了基质配制的具体比例以及消毒方法。例如,基质中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的比例为5:3:2,并需采用高温蒸汽或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害发生。
在温湿度管理方面,标准指出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幼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左右,夜间不低于15℃;成苗期则适当降低温度至18℃左右。同时,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70%之间。
此外,还特别提到水分管理的重要性,要求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系腐烂。灌溉用水需经过净化处理,pH值控制在6.0-6.5范围内。
这些关键条款为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有助于提高报春花种苗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