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桃稠李播种育苗的圃地选择与准备、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方法、苗期管理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山桃稠李播种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Prunus padus by Sow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163-2014山桃稠李播种育苗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山桃稠李播种育苗的全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苗圃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要求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具体来说,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此外,苗圃地周围应无污染源,如工业排放或生活垃圾场。在整地时,需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同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
种子采集与处理
种子质量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状况。标准指出,种子应从健康母树上采集,且成熟度要达到90%以上。采集后的种子需要及时晾晒,防止霉变。为了提高发芽率,种子需进行催芽处理,通常采用低温层积法,即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后置于0℃至5℃的环境中,保持湿润状态约60天。
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以春季为主,具体时间为当地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开始播种。播种前要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是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为20厘米至30厘米,覆土厚度控制在1厘米至2厘米之间。播种后要及时覆盖地膜保湿保温,促进种子萌发。
幼苗管理
幼苗出土后要加强水肥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分积水。施肥以氮肥为主,辅以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当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通常为5厘米至10厘米),可以适当间苗,保证苗木之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定期检查苗木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苗木出圃
苗木达到出圃标准后方可起苗移栽。标准规定,山桃稠李苗木的高度应在40厘米以上,地径不小于0.5厘米,且无明显机械损伤和病虫害。起苗时尽量保留完整的根系,并随起随栽,减少裸根暴露时间,提高成活率。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22/T 2163-2014山桃稠李播种育苗技术规程》从选址到育苗再到出圃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对于规范山桃稠李育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