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泥鳅苗种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苗种的生产、销售和检验。
Title:Mud Loach Fry and Seedlings -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156-2014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泥鳅苗种的生产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苗种来源:苗种应来源于健康、无病害的亲本群体。这确保了苗种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潜力。
2. 孵化条件:孵化用水需符合GB/T 11607的规定,水温控制在18℃~28℃之间。适宜的水温能够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幼苗的成活率。
3. 密度管理:培育池中的放养密度不宜过高,一般每平方米投放1万尾左右。合理的密度可以避免因密度过大导致的水质恶化问题。
4. 饲料投喂: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5%,并定期添加维生素C等添加剂。高蛋白饲料有助于促进泥鳅快速生长,而维生素C则能增强其免疫力。
5. 水质调控:保持池塘内溶解氧浓度不低于4mg/L,pH值维持在7.0~8.5范围内。良好的水质环境对于泥鳅苗种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6. 疾病防控:一旦发现疾病迹象,立即采取措施隔离患病个体,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药物进行治疗。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应当贯穿整个养殖过程。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实际操作时还需参照完整版标准文件执行。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