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池塘养殖草鱼的环境要求、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池塘养殖草鱼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nd Culture of Grass Car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155-2014《池塘养殖草鱼技术规程》是吉林省地方标准,对池塘养殖草鱼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种选择与放养
1. 苗种质量:要求苗种健康无病,规格整齐,体长应在10cm以上。这一规定确保了苗种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存活率。
2. 放养密度:每亩水面放养800至1000尾。此密度既能保证草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又可充分利用水体资源。
二、饲料投喂
1. 饲料种类:主要使用青饲料如黑麦草、苏丹草等,辅以配合饲料。青饲料可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促进草鱼健康成长。
2. 投喂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20%,分早晚两次投喂。合理控制投喂量有助于避免浪费并防止水质恶化。
三、水质管理
1. 水质调节:定期更换新水,保持透明度在30-40厘米之间。适宜的透明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水生植物生长。
2. 增氧措施:配备增氧机,在高温季节或阴雨天气增加开机时间。充足的溶解氧能够提高草鱼的摄食效率和免疫力。
四、疾病防控
1. 预防为主:定期消毒池塘,使用生石灰或其他高效消毒剂。预防性措施能有效减少疾病发生几率。
2. 疫情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采取相应治疗手段。及时处理可避免病情扩散造成更大损失。
五、收获与运输
1. 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进行捕捞上市。此时草鱼肉质最为鲜美,市场价格也较高。
2. 运输方式:采用活水车运输,途中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科学合理的运输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损耗率。
以上内容概括了该标准中关于池塘养殖草鱼的一些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提升养殖效益,还能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