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菜心田杂草防控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菜心种植过程中杂草的综合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eed Control in Choi Sum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307-2014《菜心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菜心种植过程中杂草的防控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杂草种类识别
标准指出,菜心田常见的杂草主要包括一年生杂草如马唐、狗尾草等,以及多年生杂草如香附子、芦苇等。识别这些杂草对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强调在杂草种子传播前采取措施,如清理田间杂物,防止外部杂草种子进入。
2. 综合防治: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化学防除
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如草甘膦、乙草胺等。使用时需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使用导致药害或环境污染。
物理防除
提倡人工拔除和机械耕作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在杂草幼苗期进行人工拔除,可以有效控制杂草数量。
生物防除
鼓励利用天敌昆虫或微生物制剂来抑制杂草生长。例如,某些微生物能分泌抑制杂草生长的物质,长期使用可降低杂草密度。
监测与评估
要求定期检查田间杂草状况,记录杂草种类和数量变化,为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同时,评估不同防控措施的效果,确保其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菜心田内的杂草问题,保障菜心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