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的设置、设施配备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的设置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ite Living Area Setting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32-20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指导施工现场的生活区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生活区选址与布局
根据标准第4.1.1条,生活区的选址应符合城乡规划要求,远离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源,并且要避开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等危险区域。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居住人员的安全健康,避免因环境因素或安全隐患带来的风险。例如,生活区不宜设在高压线附近或者化工厂周边,以防止电磁辐射或化学气体泄漏对居民造成伤害。
二、宿舍设计与设施
第5.2.1条规定了宿舍内床铺的布置要求,每间宿舍最多容纳16人,床铺上下层间距不得小于0.3米,且床铺之间通道宽度不少于0.9米。这样的设计考虑到了居住舒适度以及紧急疏散时的安全性。同时,第5.2.2条强调宿舍必须安装独立的照明灯具和插座,并配备应急照明设备。这些措施确保了夜间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突发停电情况下也能保证基本生活需求。
三、食堂卫生管理
标准第6.2.1条指出食堂应当保持清洁卫生,食品加工区与就餐区需分开设置,并且要有防尘、防鼠、防蝇设施。此外,食堂工作人员需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这不仅关系到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而第6.2.3条则要求食堂应配备足够的冷藏冷冻设备来储存生熟食品,防止交叉污染。
四、卫生设施配置
按照第7.1.1条的要求,施工现场生活区内必须设置淋浴间、厕所等基本卫生设施,并且要定期清理消毒。特别是对于公共厕所而言,应采用水冲式设计并及时维护保养,避免成为细菌滋生地。另外,第7.1.2条还提到生活区应当提供饮用水供应点,水质需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以上只是该标准中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工程项目的特点灵活调整执行方案。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生活质量,保护工友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促进了文明施工理念的普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