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作业设计的技术要求、内容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生态景观林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Desig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Forest Belt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109-2013生态景观林带作业设计技术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主要用于指导生态景观林带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一些关键概念如“生态景观林带”是指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森林植被区域,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美化景观等多种功能。这一定义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基础框架。
在林带布局设计方面,规范指出应根据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等因素确定林带走向和宽度。例如,对于平原地区,建议林带宽度不小于20米;丘陵山区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宽度。同时强调要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并尽量保持原有植被完整性。
关于树种选择,要求优先选用乡土树种,这些树种适应性强、成活率高且能更好地体现地方特色。具体来说,在沿海防护林带上可种植木麻黄、红树林等耐盐碱植物;而在内陆地区则推荐桉树、相思树等速生型树种。此外还应注意搭配不同类型的树木形成多层次结构以增强生态效益。
施工管理章节中特别强调了苗木质量控制以及栽植技术要点。规定所有用于造林的苗木都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根系完整度、枝干健康状况等方面。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并做好后期抚育管理工作。
最后,在维护监测方面,提出建立长期跟踪观察制度定期评估林带生长情况及生态效果。一旦发现病虫害或其他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几个核心内容的深入剖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从而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