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的产地环境、设施设备要求、菌种制备、培养基配制、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白灵菇的工厂化生产。
Title:Non-hazardous Agricultural Products - Factory-based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hite Lingzhi (Pleurotus nebrod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无公害农产品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125-2014)为白灵菇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在品种选择部分,标准明确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且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良品种。这有助于确保栽培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同时,强调了菌种来源的正规性与合法性,避免使用来历不明的菌种,以防止病虫害的引入。
关于培养料的配制,标准规定了主要原料如木屑、棉籽壳等的比例以及含水量的要求。合理的配方能够满足白灵菇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而适当的水分含量则直接影响到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和最终产量。此外,还应严格控制培养料中杂质和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
栽培环境方面,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都有明确的规定。适宜的温湿度是促进菌丝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正常代谢活动。而适度的散射光可以刺激子实体分化,提高产品质量。通风换气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它关系到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进而影响到整个生产周期的安全性。
病虫害防治章节特别指出要采取综合措施来进行防控。包括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定期清洁场地;化学方法仅限于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生物防治手段如引入天敌昆虫等。通过这些方式共同作用,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减少经济损失。
最后,在采收阶段也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节点和技术要点。适时采摘不仅能保证产品的最佳风味和营养价值,还能为后续批次留出充足时间准备。整个流程中都要注意保持操作环境卫生整洁,防止二次污染。
以上就是对DB22/T 2125-2014部分重要内容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从而实现白灵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