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猪场疾病防制的基本原则、防疫制度、卫生消毒、免疫程序、疾病监测与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规模化猪场的疾病防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制技术规程》(DB65/T 3566-2014)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针对规模化猪场疾病防控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猪场的选址、布局、饲养管理到疫病监测与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高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猪场选址与布局
标准指出,猪场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向阳、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域至少1000米以上,并且要避开工业污染源和交通要道。此外,猪场内各功能区要合理分区,包括生产区、生活管理区、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各区之间要有物理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饲养管理
在饲养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饲料质量的重要性,要求使用全价配合饲料,禁止使用霉变、劣质或未经检疫合格的饲料原料。同时,要定期对饮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应根据其营养需求提供适宜的日粮配方,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因过度拥挤而导致的应激反应。
疫病监测与控制
关于疫病监测,标准规定猪场需建立完善的免疫档案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实施强制免疫接种工作。此外,还要求定期开展抗体水平检测,评估疫苗免疫效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隔离患病动物,并采取相应的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管控,所有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须经过淋浴更衣后方可入场。
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是预防疾病的关键环节。标准要求猪场实行封闭式管理,限制无关人员出入,工作人员进出猪舍时需更换专用工作服和靴子。猪场内部还需设置多重屏障体系,如围墙、围栏、缓冲间等,以减少外界病原体侵入的机会。另外,废弃物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建议采用堆肥法或其他环保型方法处理猪粪便,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规模化猪场疾病防制技术规程》(DB65/T 3566-2014)为规范新疆地区规模化猪场的疾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猪场的整体管理水平,保障生猪健康养殖,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