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哈萨克牛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鉴定方法及饲养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哈萨克牛的品种鉴定、繁育及养殖管理。
Title:Horse Breeds - Kazakh Cat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578-2014《哈萨克牛》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哈萨克牛的品种特征、生产性能及饲养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品种特征描述
标准明确指出哈萨克牛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体躯呈长方形结构,胸部宽深且肋骨开张良好,背部平直有力,四肢结实稳固。此外,其毛色多为黄色或棕红色,并伴有白色条纹分布于肩部和臀部区域。这些特征不仅体现了哈萨克牛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能力,也反映了其作为优质肉用型牛种的独特优势。
二、生长发育指标
在生长发育方面,标准规定了不同年龄段哈萨克牛的理想体重与体尺参数。例如,成年公牛体重应达到700公斤以上,母牛则不低于450公斤;同时要求18月龄时公牛体高超过130厘米,母牛不低于120厘米。这些具体数值为养殖者提供了明确的参考依据,有助于科学规划饲养计划,促进哈萨克牛健康成长。
三、繁殖性能要求
关于繁殖性能,标准强调了哈萨克牛良好的繁殖能力。母牛初情期一般出现在18个月左右,适宜配种年龄为24-30个月;每年产犊一次,平均妊娠期约为285天。此外还提到,优良个体应在连续三个产犊周期内保持较高的繁殖成功率,这表明哈萨克牛具备较强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四、饲料营养需求
为了满足哈萨克牛快速生长的需求,标准提出了合理的饲料配方建议。主要包括粗饲料如青干草、秸秆等占日粮比例的合理搭配,以及精料补充料中蛋白质、能量等主要成分的具体含量要求。比如,育肥阶段的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不应低于12%,而总消化养分水平需维持在65%以上。这一系列规定旨在确保哈萨克牛获得均衡全面的营养供给,从而实现高效增重。
五、疾病防控措施
鉴于哈萨克牛长期生活在特定地理条件下,标准特别强调了疫病预防的重要性。要求定期开展驱虫工作,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以防止常见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包括圈舍清洁消毒、饮水供应保障等内容。通过采取综合性的健康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疾病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综上所述,《哈萨克牛》地方标准从多个维度对这一特色牛种进行了系统性规范,为推动新疆地区特色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