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新建和改建公路工程中排水性沥青路面的施工与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rmeable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911-2014《排水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排水性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材料要求
1. 沥青材料
标准规定排水性沥青混合料应选用改性沥青,以提高其高温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改性剂的选择需根据气候条件和技术需求确定,通常采用SBS类改性剂。
2. 集料选择
集料的级配对排水性至关重要。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骨架结构,细集料则需保证足够的填充效果。标准强调了集料的清洁度,要求含泥量不得超过1%。
施工工艺
1. 混合料拌合
拌合时温度控制是关键,标准建议混合料出厂温度应在180℃至195℃之间。同时,拌合时间应适当延长,确保改性沥青充分裹覆集料。
2. 摊铺与碾压
摊铺厚度应均匀一致,避免出现离析现象。碾压过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初压温度不低于150℃,终压结束时表面温度不应低于90℃。
质量检验
1. 渗水系数检测
渗水系数是衡量排水性沥青路面性能的重要指标。标准要求每1000平方米至少检测3个点,渗水系数应小于300毫升/分钟。
2. 压实度检查
压实度直接关系到路面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标准规定压实度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8%,并采用核子密度仪或钻芯取样法进行验证。
安全与环保
1. 施工安全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作业人员需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施工,应注意防暑降温措施。
2. 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应及时清理,避免污染周边环境。同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以上内容是对DB61/T 911-2014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对实际施工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