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丹寨硒锌米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丹寨硒锌米。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Danzhai Selenium and Zinc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丹寨硒锌米》(DB52/T 553-2014)是贵州省针对丹寨县出产的特色农产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丹寨硒锌米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深入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标准明确规定了丹寨硒锌米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丹寨县所辖的龙泉镇、金钟经济开发区、排调镇、扬武镇、兴仁镇、雅灰乡、南皋乡、长青乡、排摸乡、方胜开发区、羊甲乡等区域。这一范围内的土壤富含硒和锌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稻米品质有显著提升作用。此外,种植区需满足一定的气候条件,如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无霜期大于270天,年降水量约为1300毫米。
品种选择
标准指出,用于生产丹寨硒锌米的水稻品种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具备较高的产量潜力和优良的外观及内在品质。推荐使用经过审定并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或常规稻品种。例如,“宜香优2115”因其较强的耐肥性和抗病性成为优选品种之一。
栽培技术
在栽培技术方面,标准强调了整地施肥的重要性。要求深耕细作,确保土壤疏松且肥沃,同时合理施用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配合氮磷钾复合肥料;追肥则根据生长阶段适时适量补充。另外,还应注意水分管理,采取浅水勤灌的方式促进根系发育,防止田间积水造成烂根现象发生。
质量要求
关于产品质量,标准设定了严格的标准值。其中,成品大米的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正常、气味纯正、滋味可口;理化指标要求蛋白质含量不低于6%,直链淀粉含量控制在15%-20%之间;卫生指标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此外,每公斤大米中硒含量不得低于0.02毫克,锌含量不低于0.08毫克,这是区分普通大米与丹寨硒锌米的关键特征。
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上述各项指标能够准确测定,标准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手段。比如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硒和锌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量蛋白质含量;通过快速粘度分析仪评估直链淀粉含量等。所有检测过程均需按照相应国家标准执行,并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完成。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丹寨硒锌米》(DB52/T 553-2014)不仅明确了产品的基本属性,还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制定了科学严谨的操作规范,旨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推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