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水稻机插秧栽培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采用机械化插秧方式的水稻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Transplanting of Rice Cultiv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贵州省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规范(DB52/T 898-2014)是指导当地农业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标准。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育秧技术要求:该规范强调了育秧盘的选择和使用,推荐使用规格为66孔/盘的软盘。每个育秧盘的播种量应控制在每孔30粒左右,确保秧苗均匀分布。此外,育秧土的厚度需保持在1.5至2厘米之间,以保证秧苗根系发育良好。
2. 插秧机械选择与调整:规范指出,在选择插秧机时应根据实际田块大小及土壤条件来决定机型。对于普通水田,建议使用行距为30厘米的小型插秧机。在正式作业前,需要对插秧机进行调试,包括调整株距、行距以及深度等参数,确保秧苗插入深度一致,避免过深或过浅影响成活率。
3. 田间管理措施:规范特别提到,机插秧后应及时灌溉保持田面湿润,但不宜长时间积水。同时,要密切观察秧苗返青情况,一旦发现缺苗现象要及时补种。施肥方面,遵循“前促、中控、后保”的原则,在分蘖期适量追肥促进生长,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4. 收获时间确定:根据此标准,当稻谷达到蜡熟末期即为最佳收获时机。此时稻穗颜色由绿转黄,籽粒饱满且含水量适中,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时应尽量减少损失率,确保脱粒干净彻底。
以上内容是对DB52/T 898-2014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