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1:1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编码、内容及属性结构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与应用。
Title:Tianjin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Elements Data Dictionary Part 2: 1:10000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7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538-2014是天津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1:10000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这项标准对于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分类与编码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为多个大类,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居民地、交通设施等。每个大类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类,并给出了相应的编码规则。例如,地形地貌类下的山地用特定的代码表示,这有助于在数据库中快速定位和检索相关信息。
数据精度要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地理要素,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精度要求。比如,对于线状要素如道路,其平面位置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2mm;而对于点状要素如建筑物中心点,则要求平面位置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这些精确度指标确保了数据的质量,为后续的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
数据更新机制
为了保持数据的新鲜度和准确性,标准还规定了定期更新的机制。通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数据审查与部分更新工作。此外,在发生重大地理变化时(如自然灾害导致的道路损毁),需立即启动应急更新程序以反映最新状况。
数据共享与安全
考虑到地理信息的重要性及其潜在敏感性,标准特别强调了数据共享的原则以及安全保障措施。一方面鼓励政府部门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互通有无;另一方面也设定了严格的访问权限管理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信息泄露或滥用。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解析可以看出,《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2部分:1:10000基础地理信息》不仅涵盖了从数据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指导,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中的各种复杂情况,是一份非常实用且权威的标准文件。它对于提升天津市乃至更大范围内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