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秋果型红树莓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准备、定植、土肥水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秋果型红树莓的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utumn-Fruiting Red Raspber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962-2014《秋果型红树莓生产技术规程》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秋果型红树莓的种植与管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栽植密度与方式
标准规定,秋果型红树莓的栽植密度为每亩种植800至1000株。这种密度既能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栽植方式推荐采用单行或双行密植,具体选择取决于土壤条件和栽培目的。
2. 施肥管理
施肥是影响红树莓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标准建议在秋季施用有机肥作为基肥,每亩用量不少于3000公斤,并配合使用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则应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以满足植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红树莓生产中的重要工作。标准指出,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以及生物防治等方法。化学防治时需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和安全间隔期,确保果实的安全性。
4. 修剪技术
合理的修剪可以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并提高产量。标准要求每年春季对老枝进行重剪,保留新生壮枝,同时清理病弱枝条。夏季修剪则侧重于疏除过密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 采收与储藏
采收时间直接影响果实品质。标准建议在果实完全成熟且颜色鲜艳时采摘,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的果实应及时冷却处理,并在低温环境下储存,以延长保鲜期。
以上内容是对DB64/T 962-2014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红树莓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