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种猪场猪瘟净化的基本原则、监测方法、控制措施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种猪场猪瘟的净化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SF Purification in Breeding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528-2014《种猪场猪瘟净化技术规范》是天津市地方标准,规定了种猪场实施猪瘟净化的技术要求。以下为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猪瘟净化:指通过综合措施消除种猪群中猪瘟病毒的过程。这一概念明确了净化工作的目标,即彻底清除猪瘟病毒。
二、基本要求
1. 场址选择应远离其他猪场至少3公里,并位于居民区下风向。此规定旨在减少外界污染源对种猪场的影响。
2. 场区内净污分区明确,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这种布局有助于防止交叉感染。
三、免疫程序
1. 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母源抗体检测,根据结果决定是否接种疫苗。这项措施能够确保免疫效果最大化。
2. 成年种猪每年春秋两季各免疫一次,每次间隔6个月。保持规律的免疫周期对于维持群体免疫力至关重要。
四、监测与评估
1. 每季度采集血样检测猪瘟抗体水平,连续三次检测抗体阳性率达到100%视为合格。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2. 净化完成后需持续观察两年无病例发生方可认定为成功净化。长期跟踪评估保证了净化成果的可靠性。
五、应急处理
1.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病猪并上报主管部门,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反应机制可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2. 对疫点进行全面消毒,包括圈舍、工具及环境等所有可能被污染的地方。彻底清洁是防止二次感染的关键步骤。
六、人员管理
1. 所有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程序。人员流动是病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2.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的主要框架和核心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