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菜豆种子繁育的产地环境条件、亲本选择与保存、繁殖技术及种子质量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菜豆种子的繁育和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haseolus vulgaris Seed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945-2014菜豆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菜豆种子的繁育过程,确保种子质量和产量。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隔离
规程指出,应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适宜的菜豆品种。选择时需考虑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等特性。同时,为防止品种间杂交导致种子纯度下降,在繁育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具体要求包括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两种方式:空间隔离是指不同品种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避免花粉传播;时间隔离则是指错开播种期,使开花授粉期不重叠。
二、播种前准备
在播种之前,种子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规程建议采用温水浸种法或药剂拌种法来提高种子发芽率并预防病害。温水浸种通常使用50-55℃的温水浸泡种子10-15分钟;药剂拌种则可以选择适合的杀菌剂按照说明书比例混合均匀后拌种。此外,还应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并施足基肥,以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田间管理
规程强调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水分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菜豆喜湿润但怕积水,因此要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量,特别是在开花结荚期需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对于病虫害防治,规程提倡综合防治策略,优先使用农业防治措施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方法减少病原菌基数。当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时,可适当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但必须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操作,确保安全间隔期后再收获。
四、采收与贮藏
当菜豆达到生理成熟时应及时采收种子。成熟的标志是豆荚变黄且容易剥开,籽粒饱满坚硬。采收后的种子需要晾晒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3%,然后入库贮存。贮存环境要求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0%。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发现有霉变或虫蛀现象要及时处理。
五、质量检测
规程明确了种子质量检测的标准和技术要求。种子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净度、发芽率、水分含量以及纯度等几个方面。其中,净度是指除去杂质后种子重量占总重量的比例;发芽率反映种子生命力强弱;水分含量影响种子寿命;纯度则直接关系到种子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所有这些指标都必须达到规程规定的最低限值才能作为合格种子出售或自用。
综上所述,《DB64/T 945-2014菜豆种子繁育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播种前准备、田间管理、采收到最后的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有助于生产者科学地开展菜豆种子繁育工作,从而获得优质高产的种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