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作业要求、安全管理、环境保护与监测以及记录与档案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ansfer 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71-2014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管理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对生活垃圾转运站的运行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设施设备管理:标准明确要求转运站应配备完整的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例如,垃圾压缩设备需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压缩效率达到设计要求。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运营中断。
2. 作业流程控制:在垃圾收集、运输至转运站以及最终处理的过程中,标准规定了详细的作业流程。包括垃圾接收时的检查制度,确保无有害废弃物混入;垃圾压缩后的堆放不得超过规定的高度,以防止坍塌风险等。
3. 卫生与安全:强调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要求转运站内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减少病媒生物滋生。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也有明确规定,如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熟悉应急处理措施等。
4. 环境保护:标准特别指出,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粉尘及异味排放,保护周边环境不受污染。比如安装除尘装置,使用低噪音设备等。
5. 信息化管理: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电子台账记录垃圾来源、去向等信息,便于追溯查询和数据分析。
6.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如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响应处置。
这些条文从多个角度规范了生活垃圾转运站的日常运作,旨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