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堆肥厂运行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运行管理内容及要求、安全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堆肥厂的运行管理。
Title: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Composting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72-2014《生活垃圾堆肥厂运行管理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堆肥厂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5.1.3 堆肥厂选址应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避开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解读:这一条款强调了堆肥厂在建设初期的选址工作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划要求。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保护水资源和自然景观不受污染。
6.1.1 原料预处理应包括分选、破碎、脱水等工序,确保进入发酵仓的原料粒径小于50mm,含水率控制在50%-60%之间。
解读:原料预处理是保证堆肥质量的关键步骤。通过分选去除杂质,破碎和脱水处理可以提高后续发酵效率,同时控制合适的粒径和含水量有助于微生物活动,促进有机物分解。
8.1.2 发酵仓内温度应保持在55℃-65℃范围内,持续时间不少于5天,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
解读:高温好氧发酵是堆肥过程的核心环节之一。设定适当的温度区间不仅能够杀死有害生物,还能加速有机物降解,缩短发酵周期,提升最终产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9.1.1 成品堆肥的质量指标应满足NY/T 525-2012《有机肥料》中一级产品标准或更高要求。
解读:成品堆肥需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才能投放市场。这不仅保障了产品质量,也体现了对消费者健康负责的态度。定期检测各项理化性质如pH值、重金属含量等至关重要。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解读,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