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自行车智能化服务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接口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共自行车智能化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验收。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lligent Service System of Public Bicycles DB11/T 1109-2014
中国标准分类号:M8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自行车智能化服务系统是城市绿色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DB11/T 1109-2014《公共自行车智能化服务系统技术要求》为该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规范依据。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系统架构方面,标准明确指出系统应包括管理中心、站点终端和用户终端三个主要部分,并且要求各部分之间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这确保了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服务质量。例如,管理中心负责数据的集中处理与调度,而站点终端则直接服务于用户,提供车辆租赁等服务。
其次,关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标准强调了加密措施的重要性。所有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都必须采用加密算法来保护信息安全,防止敏感信息泄露。这对于维护用户的隐私权至关重要。
再者,对于站点设备的功能要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比如,每个站点至少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锁车桩和自助服务机,并且这些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应该在-20℃至+50℃之间,湿度不超过95%。此外,还规定了设备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以应对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正常使用需求。
另外,标准也关注用户体验,提出了一些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如要求用户界面友好直观,操作简便易懂;并且建议设置语音提示功能帮助视力障碍者使用。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问题。随着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系统应当具备良好的升级潜力,可以方便地添加新功能或与其他智慧城市项目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公共自行车智能化服务系统技术要求》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此类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并促进可持续交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