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南松切梢小蠹的防治原则、监测调查方法、综合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云南松切梢小蠹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Pine Tip Moth in Yunnan P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810-2014 云南松切梢小蠹防治技术规程》是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云南松切梢小蠹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适用于四川省内云南松林区的切梢小蠹的监测与防治工作。这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详细解释了“切梢小蠹”、“诱捕器”等专业术语,确保了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人在沟通时有共同的理解基础。
接着,在监测方法上,标准指出应采用固定样地法定期调查,同时结合无人机遥感技术和地面人工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监控。这种方法能够提高监测效率并保证数据准确性。
对于防治措施,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包括物理隔离、化学药剂喷洒以及生物天敌释放等多种手段。特别是强调了使用无公害农药,并且严格控制用药量及频次,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加强森林抚育管理,比如合理调整林分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等措施来增强树木自身抗病能力。
最后,在效果评估方面要求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记录相关数据形成档案保存至少三年以上,以便于未来参考和改进。
综上所述,《DB51/T 1810-2014》不仅涵盖了从预防到治理再到后期评估整个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而且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实践工作,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