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橄榄大枝扦插造林的技术要求,包括扦插材料选择、处理方法、育苗、栽植和抚育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油橄榄大枝扦插造林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rge Branch Cuttings Afforestation of Olive (DB51T 1808-201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808-2014油橄榄大枝扦插造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油橄榄大枝扦插造林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提高油橄榄种植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规程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插穗的选择与处理
规程中明确规定,插穗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材料。插穗长度一般为30至50厘米,直径在0.5至1.5厘米之间。插穗采集后需立即剪去叶片,并将切口处涂抹愈伤剂以促进伤口愈合。此外,插穗需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存放不超过两天,期间保持湿润状态,避免阳光直射。
插床准备
插床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通常采用砂壤土或腐殖土作为基质。插床宽度建议为1米左右,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插床内铺设厚度约20厘米的沙子作为隔离层,以利于水分渗透和根系发育。同时,在插床上方搭建遮阳网,确保光照强度控制在自然光的60%-70%范围内。
扦插方法
按照规程要求,扦插时要保持插穗垂直插入基质中,深度约为插穗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插后轻轻压实周围土壤,保证插穗稳固并紧贴基质。每株之间的间距保持在20-30厘米,以便日后植株能够充分伸展。完成扦插后立即浇透水一次,之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管理措施
规程还特别强调了扦插后的日常管理。包括定期检查插穗是否存活,及时清除杂草,防止病虫害发生。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要增加喷雾频率,降低温度和湿度,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当新芽长出并稳定生长后,可逐渐减少遮阳时间直至完全撤除遮阳网。
以上是对《DB51/T 1808-2014油橄榄大枝扦插造林技术规程》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操作步骤,可以有效提升油橄榄大枝扦插造林的成功率,为实现林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