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稞黑穗病的检疫取样、检验方法和鉴定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稞种子及其繁殖材料的黑穗病检疫鉴定。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Cooley's Disease of Barle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793-2014《青稞黑穗病检疫鉴定方法》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青稞黑穗病检疫和鉴定工作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青稞种子及植株上黑穗病菌的检测与鉴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对象,即涉及青稞种子和植株的黑穗病相关工作。
2. 术语和定义:
- 黑穗病菌:指引起青稞黑穗病的特定真菌病原体。
- 检疫鉴定:通过一系列技术和程序确认是否存在黑穗病菌的过程。
3. 样品采集:
- 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包括不同来源、不同批次的青稞种子或植株。
- 样品量需足够满足所有必要的检测需求。
4. 实验室检测:
- 显微镜检查:使用显微镜观察孢子形态特征,这是鉴定黑穗病菌的重要手段之一。
- 培养基培养:将样本接种到适当的培养基上,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及其特性。
5. 结果判定:
- 如果在显微镜下发现典型的黑穗病菌孢子结构,并且培养出符合描述的菌落,则可判定为阳性。
- 若未发现上述特征,则判定为阴性。
6. 报告编写:检测完成后,需撰写详细的检测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样品信息、检测方法、结果描述以及结论等部分。
7. 安全措施: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实验废弃物须按照相关规定妥善处理。
以上是对DB51/T 1793-2014《青稞黑穗病检疫鉴定方法》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此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