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芹菜生产的产地环境、种子质量与处理、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绿色食品芹菜的生产。
Title:Green Food - Celery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食品芹菜生产技术规程DB22/T 2095-2014对芹菜的种植过程提出了严格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产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土壤pH值以6.5-7.5为宜。产地周围5公里内不得有重金属污染源,3公里内不得有有害气体排放源和大型畜牧场。这一要求确保了芹菜生长的自然环境不会受到污染,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性。
二、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芹菜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6的规定。这强调了选用优质品种的重要性,优质品种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
三、播种育苗
育苗床土要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每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10kg-15kg,过磷酸钙1kg。播种前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置于20℃-25℃条件下催芽。出苗后保持床土湿润,及时除草。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培育健壮幼苗。
四、田间管理
定植时株行距为20cm×25cm,每穴栽植2株-3株。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促进缓苗。生长期要适时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这些建议有助于科学合理地管理田间,促进芹菜健康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控制病虫害。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一旦发现病虫害,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防止病虫害蔓延。这一规定体现了绿色食品生产中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重视。
六、采收
当芹菜植株长到规定高度且心叶充分展开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注意保护植株,避免损伤。采收后及时整理分级,按质量标准包装贮存。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外观和品质,规范操作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22/T 2095-2014标准从产地选择到采收全过程都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规范,旨在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芹菜。严格执行这些标准不仅能够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