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国境空港口岸检验检疫设施的建设要求、功能布局、技术参数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国境空港口岸检验检疫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Facilities at International Air Por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091-2014 国境空港口岸检验检疫设施建设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国境空港口岸检验检疫设施的建设,确保其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根据标准第3.1条,“国境空港口岸检验检疫设施应选择在交通便利、便于隔离且远离居民密集区的位置。”这一规定强调了选址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障工作人员和旅客的安全。设施布局需合理规划,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例如设置专门的旅客通道、货物处理区以及应急疏散通道等。
设施配置
第4.2条指出,“检验检疫设施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X光机、生物安全柜、快速检测仪等。”这意味着设施内必须具备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或动植物疫情。此外,还应有完善的实验室条件来支持样本分析工作,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安全管理
标准第5.1条规定,“所有进入国境空港口岸检验检疫设施的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测量及健康申报。”这一步骤对于预防疾病传播至关重要。另外,还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比如定期开展员工培训、组织应急演练等措施,提高整体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环保要求
第6.3条提到,“检验检疫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妥善处置。”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如何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在设施建设初期就应考虑到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的设计,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国际航空口岸的综合服务水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