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家养梅花鹿良种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家养梅花鹿的良种繁育及养殖管理。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High-quality Breeding of Captive Sika De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089-2014《家养梅花鹿良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是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家养梅花鹿的良种繁育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繁殖管理
条文:5.1 繁殖计划
- 解读:繁殖计划是确保梅花鹿群体健康和遗传多样性的关键。养殖者应根据鹿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以及生产性能制定年度繁殖计划。计划应包括配种时间、产仔期预测等内容,并需定期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
条文:5.2 配种管理
- 解读:梅花鹿的最佳配种季节通常为秋季,此时气候适宜且雌鹿处于最佳生理状态。建议采用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受孕率并保持种群遗传多样性。同时,要严格挑选种公鹿,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且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
饲养管理
条文:6.1 日常饲养
- 解读:梅花鹿的日粮应包含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饲料种类可以多样化,如青草、干草、谷物等,但需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条件,避免霉变或污染。
条文:6.3 水分供给
- 解读: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梅花鹿而言尤为重要。养殖环境必须提供清洁充足的水源,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要增加饮水频率并监控水质变化,防止疾病传播。
卫生防疫
条文:7.1 免疫接种
- 解读:免疫接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对鹿群进行疫苗注射,例如布病疫苗、炭疽疫苗等,同时做好记录以便追踪效果。此外,在特殊情况下还需采取紧急免疫措施。
条文:7.3 定期检查
- 解读:定期开展健康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包括体温测量、体重称量以及血液样本采集分析等项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评估鹿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并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摘录及深入解析,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场区条件灵活调整策略。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DB22/T 2089-2014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