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用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
Title: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Automotive Air Quality Flow Sens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TH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991-2014 汽车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技术条件》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汽车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为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明确界定了“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概念:一种用于测量发动机进气管内空气质量流量的装置。这一定义明确了传感器的核心功能,即准确测量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质量,这对于确保发动机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二、技术要求
1. 基本性能要求
- 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应具备良好的线性度,其线性误差应在±5%以内。这意味着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实际空气质量流量之间的关系应尽可能接近一条直线,偏差不得超过5%,以保证测量精度。
2. 环境适应性
- 在温度范围-40℃至85℃内,传感器需保持稳定工作。湿度适应性要求在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无凝结现象。这确保了传感器能够在各种极端气候条件下正常运行,适用于多种车辆使用场景。
3. 耐久性
- 经过振动试验后,传感器不应出现机械损伤或性能下降。振动频率范围为10Hz至500Hz,振幅0.075mm,扫频时间为10分钟,目的是验证传感器对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振动情况的抵抗能力。
三、试验方法
1. 线性度测试
- 使用标准气体流量计作为参考设备,逐步改变空气流量并记录传感器输出值,通过计算得出线性误差。此方法直接反映了传感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吻合程度。
2. 环境适应性测试
- 将传感器置于高低温箱中分别达到设定温度后立即进行测试;对于湿度试验,则需要先将样品放入恒温恒湿箱内达到规定的湿度条件后再开始测试。这些步骤模拟了实际应用中的恶劣环境条件,检验产品是否能够长期可靠地工作。
四、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绝缘电阻测定、基本性能测试等;型式检验则涵盖全部技术指标。当批量生产时,每批次产品均需按照规定程序完成相关检测,只有合格品才能出厂销售。此外,还特别强调了抽样方案的设计原则,比如样本数量取决于批量大小等因素,以保证抽检结果具有代表性。
综上所述,《DB42/T 991-2014》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汽车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的设计制造标准,旨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行车安全。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该标准组织生产和质量控制,同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技术水平,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