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核验测量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和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核验测量工作。
Title:Code for Planning Verification Survey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规划核验测量规程》(DB11/T 1102-2014)是北京市地方性技术标准,用于指导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规划阶段的测量工作。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规程明确“城市轨道交通”指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系统。对“规划核验测量”的定义为依据规划审批文件,采用测绘手段验证工程实施是否符合规划要求的过程。
2. 解读:准确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明确测量工作的范围和目标,确保后续操作有据可依。
二、一般规定
1. 测量工作应遵循依法依规、科学合理、真实准确的原则。
2. 规程要求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前向测绘单位提供完整的规划审批文件及设计图纸。
3. 解读:强调了法律合规性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性,同时明确了各方责任分工,为顺利开展测量工作奠定基础。
三、测量内容与方法
1. 测量内容包括线路平面位置、高程控制网布设、地下结构埋深检测等。
2. 高程控制网布设需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闭合差不得超过±4√L mm(L为附合路线长度)。
3. 地下结构埋深检测可通过钻探取样或物探手段完成。
4. 解读:细化了具体测量任务和技术指标,特别是高程控制网精度要求体现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态度,而多样化检测手段的选择则兼顾了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
四、成果提交
1. 测量成果应包含技术报告书、各类图表资料以及电子文档。
2. 技术报告书应详述项目概况、测量依据、作业流程、结果分析等内容。
3. 图表资料至少涵盖平面布置图、断面图、误差统计表等。
4. 电子文档需以光盘形式随纸质材料一同提交,并确保文件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无误。
5. 解读:规范化的成果提交不仅便于后续审查验收,也有利于项目档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五、质量控制
1. 测量全过程实行三级检查制度,即作业员自检、作业组互检、质量管理部门专检。
2. 关键环节如控制点布设、精密仪器校准等需由高级技术人员负责。
3. 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保持团队专业水平。
4. 解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预防错误发生,保障最终成果的质量。同时通过持续学习提升人员素质也是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