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甘薯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 Vitro Conservation of Sweet 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甘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技术规程》(DB42/T 972-2014)是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甘薯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技术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甘薯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工作。明确了离体保存技术适用于那些需要长期保存且不易通过常规方法保存的种质资源。
离体保存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在选择离体保存材料时应优先考虑具有代表性的植株组织或器官,并强调了材料采集的时间和方式对后续保存效果的影响。例如,建议在植株生长旺盛期采集,以确保材料的新鲜度和活力。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标准规定了用于离体保存的具体培养基配方及其配制方法。同时,对于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和周期等环境参数也给出了明确要求。这些条件的选择需根据试验结果来确定,以保证材料的最佳保存状态。
冷冻保存程序
冷冻保存是离体保存的重要环节之一。标准详细描述了冷冻前处理步骤、冷冻速率控制以及解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关于冷冻速率的选择,标准提出了不同材料可能需要采用的不同速率,并强调了逐步降温的重要性。
定期检查与更新
为了确保保存材料的有效性,标准要求定期对保存材料进行检查,包括外观观察、生理活性测试等。当发现保存材料出现退化迹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重新繁殖或更换保存方式。
记录管理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保存过程中各类信息记录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材料来源、保存日期、处理过程、检测结果等内容。良好的记录管理系统有助于追踪材料的变化情况,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以上是对《甘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技术规程》(DB42/T 972-2014)部分关键内容的解读。遵循此标准可以有效提高甘薯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成功率,保障遗传多样性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