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经压制成型的块状、棒状或颗粒状等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Title:Biomass Solid Molding Fuel
中国标准分类号:TK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DB35/T 1398-2013)对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以农林剩余物为主要原料,经机械加工制成的棒状、块状或颗粒状固体成型燃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中引用了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28731-2012《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取样方法》等。这些引用文件为燃料的质量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4. 要求
- 外观与尺寸:燃料应完整无裂纹,表面光滑,无明显夹杂物。其直径应在设计范围内,长度偏差不应超过±10%。
- 水分含量:燃料的水分含量应不超过10%,这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并减少储存过程中的霉变风险。
- 灰分含量:灰分含量应不超过20%,较低的灰分可以减少炉渣清理频率并降低环境污染。
- 热值: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应不低于15 MJ/kg,确保足够的能量输出。
- 密度:燃料的密度应在特定区间内,通常在0.8至1.4 g/cm³之间,以保证良好的燃烧特性和运输便利性。
6. 检验规则
- 组批:同一生产厂生产的同一批次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
- 抽样:按照GB/T 28731-2012的规定进行随机抽样,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 判定规则:若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需从同一批次中加倍取样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整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每包燃料上应清晰标注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净重、生产日期等信息。
- 包装:包装材料应防潮、防湿,包装重量误差不得超过±1%。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淋、暴晒,并防止机械损伤。
- 贮存: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堆垛高度不宜过高,以防坍塌。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的主要框架和技术要点,对于生产和使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企业来说,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保障产品质量,还能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