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邵武碎铜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管理办法批准保护的邵武碎铜茶。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Shaowu Suito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K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378-2013《地理标志产品 邵武碎铜茶》是福建省针对邵武碎铜茶这一特色农产品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邵武碎铜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适用于在邵武市范围内生产的邵武碎铜茶。
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邵武碎铜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邵武市现辖行政区域,包括城郊乡、通泰街道办事处、晒口街道办事处、拿口镇、和平镇、大埠岗镇、下沙镇、吴家塘镇、肖家坊镇、金坑乡、洪墩镇、水北镇、沿山镇、张厝乡、桂林乡、郑坊镇、大竹镇、卫闽镇、拿口镇等乡镇街道。
三、要求
(一)产地环境
邵武碎铜茶的种植环境应符合NY/T 5019的要求,土壤pH值4.5~6.5,有机质含量≥1.5%,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上。
(二)品种
选用适制碎铜茶的优良品种,如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等。
(三)栽培管理
1. 茶园建设:茶园应选择坡度适宜、排水良好的地块,合理密植。
2. 肥料使用: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比例为1:0.5:1。
3.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四、加工工艺
(一)鲜叶采摘
1. 采摘时间:春茶在清明节前后,夏茶在立夏至小暑之间,秋茶在寒露至霜降期间。
2. 采摘标准: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二)加工流程
1. 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温度控制在220℃~240℃。
2. 揉捻:揉捻时间为40分钟~60分钟,压力轻重交替。
3. 干燥:采用烘干机,分初烘和足干两阶段,初烘温度110℃~120℃,足干温度80℃~90℃。
五、质量指标
(一)感官品质
1. 外形: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润。
2. 汤色:黄绿明亮。
3. 香气:清高持久。
4. 滋味:醇厚回甘。
5. 叶底:嫩绿匀齐。
(二)理化指标
1. 水分含量≤6.5%。
2. 总灰分含量≤6.5%。
3. 水浸出物含量≥35%。
六、检验规则
1. 组批与抽样:同一产地、同一等级、同一批次的产品为一个组批,随机抽取样品。
2. 检验项目: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
3. 判定规则:各项指标均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为合格品。
七、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1. 标志:应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地理标志产品邵武碎铜茶”字样及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2. 标签: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者名称、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3. 包装:采用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的材料,包装应牢固、防潮、防尘。
4. 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避免日晒雨淋,装卸时轻拿轻放。
5. 贮存: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