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施工的公路路面工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Plant-Mixed Foamed Asphalt Cold Regenerated Pavement for Highway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公路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编号为DB35/T 1375-2013)是一部专门用于指导公路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提高公路工程的经济性、环保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要求,在第4.1条中明确规定了泡沫沥青的性能指标,包括发泡率、膨胀率以及半衰期等参数。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施工效果,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例如,发泡率应达到6倍以上,膨胀率不低于18倍,而半衰期则需要保持在4分钟以上,以确保泡沫沥青能够均匀分布在集料表面,形成稳定的粘结层。
其次,在第5章“配合比设计”部分,强调了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的重要性。根据第5.2条的要求,需采用马歇尔试验法或轮碾成型法来评估不同沥青用量下的各项力学性能,如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及饱和度等。此外,还特别指出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空隙率应控制在8%~12%之间,而对于其他等级公路,则可适当放宽至10%~16%。
再者,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摊铺与压实环节,第7章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按照第7.3条的规定,摊铺温度不得低于110℃,且初压应在摊铺后立即开始,使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作业,速度控制在2~3km/h范围内;复压阶段则改用胶轮压路机,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并提高密实度;最后进行终压时,采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完成收尾工作。整个过程中还需注意相邻两幅之间的搭接宽度,一般为10cm左右,并确保边缘部位得到充分压实。
另外,关于养护管理方面,第8章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第8.4条提到,在开放交通前必须保证路面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5%以上,同时还要检查是否有裂缝、松散等问题出现。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比如局部修补或者重新铺设等。
综上所述,《公路厂拌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原材料选择到最终验收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提供了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具体指导方案。这对于推动本地区公路建设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