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李树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主要病虫害种类、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及化学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李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Plum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379-2013《李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为李树病虫害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系统性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开篇对“综合防治”、“农业防治”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农业防治”是指通过调整栽培管理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一定义强调了预防为主的理念,提醒从业者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基础工作。
防治原则
标准指出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并结合生态学原理。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要关注化学农药的应用,还要重视生物防治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比如,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注意轮换用药以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病虫害预测预报
对于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标准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包括设置固定观察点定期调查病虫害发生情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提高预测准确性。此外还特别提到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调整预测模型参数,确保预报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况。
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是该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涵盖了品种选择、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等多个方面。例如,在品种选择上建议优先选用抗性强且适应本地环境的新优品种;而肥水管理则强调平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导致枝叶徒长从而增加病虫害风险。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作为一项绿色环保的技术手段被广泛推荐。标准中提到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等控制蚜虫等害虫数量;同时也可以采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来对付钻蛀性害虫。这些方法不仅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用量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化学防治策略
尽管提倡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但当病虫害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仍需采取必要的化学防治措施。标准给出了不同种类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期以及推荐使用的高效低毒农药名单。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果园内连续多年使用同一种农药容易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规定间隔期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
综合管理方案
最后标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综合管理方案框架:首先通过对果园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制定针对性强的具体实施方案;接着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优化措施直至最终解决问题为止。这种闭环管理模式有助于持续提升果园健康水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以上就是DB35/T 1379-2013《李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能为广大果农朋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