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向日葵螟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技术、物理防控措施、生物防控措施及综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向日葵种植区向日葵螟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ontrol of Sunflower Moth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697-2014《向日葵螟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规定了向日葵螟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防控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防控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种植过程中要注重预防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等,同时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形成综合防控体系。
2. 田间监测
标准要求定期对田间进行虫情调查,包括虫口密度监测。具体做法是在每公顷设置不少于5个监测点,每个点随机取样1平方米,记录幼虫数量。当发现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灯光诱杀和性诱剂诱捕。灯光诱杀装置应在向日葵开花期前安装完毕,并保持连续工作至收获期结束。性诱剂则需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时间投放。
4. 生物防治
鼓励使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来控制向日葵螟的数量。释放天敌的最佳时间为向日葵现蕾初期,每公顷释放量为15万头左右。此外还可以喷施白僵菌制剂,其用量为每公顷15公斤。
5. 化学防治
当物理和生物防治效果不佳时可考虑化学防治。推荐使用的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高效低毒农药。施药时间通常选在卵孵化高峰期或幼虫低龄阶段,确保最佳防治效果。每次用药后至少间隔10天才能再次施药。
以上内容是对DB15/T 697-2014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实际操作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