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医疗场所用公共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非医疗场所使用的公共纺织产品,如酒店、宾馆、餐饮等场所的床上用品、毛巾、浴巾等纺织品。
Title:Basic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Textile Products - Part 2: Non-Medical Premises 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1768.2-2014《公共用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第2部分:非医疗场所用》是四川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非医疗场所使用的公共用纺织产品的安全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解读:
甲醛含量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甲醛含量的限值。甲醛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于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甲醛含量不得超过75mg/kg;而对于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这一数值则放宽至300mg/kg。这反映了标准根据产品的使用方式和接触程度采取了差异化的管理措施。
pH值
pH值直接影响纺织品与人体皮肤接触时的舒适度及安全性。标准要求pH值应在4.0至8.5之间。这一范围既保证了纺织品的基本物理化学稳定性,也符合人体皮肤的天然酸碱平衡,有助于减少刺激性反应。
色牢度
色牢度是衡量纺织品染料在各种条件下保持颜色稳定性的指标。本标准对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耐干摩擦色牢度不得低于3级,这意味着即使经过多次清洗或摩擦,产品的颜色也不应轻易脱落,从而避免因掉色而引起的皮肤过敏等问题。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一类潜在致癌物质,因此标准严格禁止使用此类染料。任何检测出含有这类物质的产品都将被视为不合格产品,不得进入市场流通。这一规定体现了标准对消费者健康的高度重视。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条款解读,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场景全面考量。遵循这些标准不仅能够确保产品质量,更能有效保护使用者免受不必要的健康风险。